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壮举!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号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在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上海世赛”)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航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指导下,上海世赛执行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举行了此次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冠名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活动。
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技能领域最高层级的职业技能赛事,是促进世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推动职业技能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国上海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是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亲自推动下,中国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强中国同各成员在技能领域交流互鉴,推动全球技能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明年10月12日-17日在上海举行。上海世赛执行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办成一届富有新意、影响广泛的世界技能大赛”重要指示,同时结合世界技能组织关于2021年“宣传、展示、推广之年”’的定位,在全社会营造了解世赛、迎接世赛的良好氛围,上海世赛执行局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举行此次火箭冠名发射活动,旨在向中国航天的大国工匠们致敬,向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普通工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并不断打磨,就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灿烂星空。
这也是继世赛会旗登顶珠峰
世赛会旗登陆南极之后
上海世赛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推广宣传活动
▽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对于提升技能人才地位、鼓励年轻人学习技能、技能报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精心选择了今年10月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作为上海世赛冠名火箭,在箭体上标记了“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印上了上海世赛的会标、上海世赛的吉祥物“能能”和“巧巧”,希望世赛选手们技能筑梦、一飞冲天,祝愿上海世赛圆满成功。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祝愿上海世赛圆满成功。
之所以选择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进行冠名,是因为它不但是上海航天抓总研制,而且自首飞至今保持着全胜的优秀战绩,是当之无愧的“金牌火箭”。同时,这次发射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也由上海航天抓总研制,不论是火箭还是卫星都凝聚着上海航天人的匠心,彰显着中国航天的实力。
或许有读者会问
“羲和号”卫星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
能将我国带入“探日时代”?
“羲和号”卫星太阳能帆板打开
卫星总指挥陈建新表示,该星将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研究能力,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羲和号”全称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整星重量510公斤,运行于高度为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
Hα是研究太阳活动在光球和色球响应时最好的谱线之一,通过对该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的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助于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
“羲和号”为何能够具备如此超能力?背后凝聚着上海航天人的智慧。
具体来说,上海航天环环相扣的四大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超精、超稳——
采用“动静隔离非接触”总体设计新方法,卫星将平台舱与载荷舱物理隔离,阻断了平台舱微振动的传递路径;
采用“载荷舱主动控制、平台舱从动控制”的主从协同控制解耦新方法,卫星实现了姿态指向精度、姿态稳定度比国内现有能力提升1-2个数量级;
采用磁浮作动器作为载荷舱的执行机构,具有高精度、大带宽、自身无干扰等特点,使载荷舱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控制性能得以实现;
采用无线能源传输、无线通信、激光通信等实现两舱间能源与信息的可靠传输。
另外,关于这次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被命名为“羲和号”,可谓群策群力。
为进一步鼓励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关注航天,传播航天精神,激发探索热情,在国家航天局指导下,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南京大学联合组织发起了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征名活动,收到万余份命名方案,经过征集、遴选和专家推介三个环节,最终定名“羲和号”。
羲和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并以太阳母亲的形象为人们所认知。此名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实现落区范围缩小80%!
长二丁·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号火箭创造新历史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发射任务中,除了在发射现场,在距离发射场600多公里的陕西省商洛市(落区位置),上海航天长二丁试验队队员早早地守候在了那里,等待着他们的火箭冲霄后再度披甲归来。
发射后9分钟,一个耀眼的亮点出现。“就在那里!”顺着一位队员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了火箭一子级如流星一般在夜空中划过,降落在了发射前“约定”好的方位。“精准控制!”这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指挥谈学军对火箭首次应用栅格舵实现精准落区控制的评价。
栅格舵展开动画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发射任务趋于高密度发射态势,落区的环境安全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火箭发射过程中通常会执行多次分离程序,如一二级分离、卫星整流罩分离、星箭分离等。
尽管分离后的大部分火箭残骸会在经过大气层时烧毁,但还是会有残体坠落到地面,一旦不受控的火箭箭体落到人口稠密地区,将会严重危及到落区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实现精准落区控制,保证落区环境安全是航天事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长征二号丁火箭首次应用栅格舵控制系统,完美解锁“指哪落哪”的新技能。本发长二丁成功实现了一子级落区范围缩小80%以上的目标。
令人振奋的是,栅格舵控制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为我国后续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号长二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阅读原文